根據研究者與研究的Worldwide Monthly BEV & PHEV Tracker,中國電動車(electric vehicle, EV) OEMs已經成功進入全球市場,如圖一所示,中國OEMs在各國都已陸續推出車款,並且開始獲得一些進展。

ss47-figure 1-Market shares of Chinese EV OEMs by country, January-September 2021

圖一  2021年一至九月中國EV OEMs在各國市占率

這對中國OEMs而言是一個成功的開始,但是這個開始並不容易而且也相當耗時。而要達成這樣的成果,主要經歷四個階段:

首先,在中國政府要求下,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OEMs都必須與中國的企業合資,這一點讓中國本土的車廠獲得相當的專業知識。

其次,受益於2009年以來國家策略等級的政策刺激,中國電動車市場規模在2015年取代挪威與美國,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。

再者,雖然這些利多政策也造成電動車企業良莠不齊,以及電動車的品質亂象;但多年下來,主要車廠在技術與品質都具有相當水準,在中低階車款都有相當的競爭力。

最後,疫情緩和後,汽車需求激增,加上在歷經華為事件後,中國廠商已養成囤積晶片的習慣,導致這波車用晶片缺貨對於中國車廠的影響相對輕微,這一點讓早就恢復產能的中國OEMs出現供應上的優勢。再加上歐洲的補貼政策與較嚴格的碳排放標準,更讓電動車成為中國車廠進入歐洲市場的主力。

說明:

研究者與研究在此定義的電動車(electric vehicle, EV)為以乘用車作為主要用途的電池電動車(battery electric vehicle, BEV)與插電式混合電動車(plug-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, PHEV)。